【今日頭條】
1、近期,中國經濟增長的樂觀信號再度受到市場關注。受此影響,國內輿論也認為中國經濟實現“破7”的難度并不是那么大。破“7”固然好,不過專家指出,中國也要思考“破7”的另一面——強求“破7”會有什么負面影響。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最需要的不是“破7”,而是穩定均衡的增長。如果盲目提升增長目標,會打亂既定的改革和調整進程!
2、財政部:中國雖然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PPP市場,但一些地方把PPP模式簡單作為政府投融資手段而積累的隱性風險仍然存在。對無運營內容、無績效考核機制、社會資本不實際承擔建設運營風險的項目不得安排財政資金。
【財經要聞】
1、人社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穩步開展,北京、安徽等9個。▍^、市)政府與社;鹄硎聲炇鹞型顿Y合同,合同總金額4300億元,其中1800億元資金已經到賬并開始投資。下一步,將研究制定城鄉居民養老基金投資運營和職業年金基金管理相關政策。
2、央行:我國企業杠桿率在去年二季度達到166.8%的歷史高點后,已經處于下行通道。去杠桿的政策效果已初步顯現,但降杠桿并非利率越低越好。對近期房價上漲和杠桿率提升,既要防范資產泡沫,又要防范過快去杠桿導致的“債務-通縮”風險。
3、去年底至今,各地的土地出讓陸續出現了限定未來房屋售價、配建保障性住房、競拍自持面積等限制性條件的變化,其中隱含了土地招拍掛制度的改變。這源于租售并舉相關政策的推動,也反映了買賣雙方對土地和城市有了新的價值認知。僅10月30日,廣州(樓盤)、杭州(樓盤)、北京(樓盤)、南京(樓盤)等地紛紛掛牌出讓土地,開啟四季度出讓大幕。年內,北京土地出讓金合計已達2129億,刷新歷史記錄。從公開資料來看,未來幾個月,北京、武漢(樓盤)、深圳(樓盤)等地還將出讓多塊土地,第四季度將迎來土地出讓高峰。
【投資風向】
1、發審委亮出“上9過4”成績單,IPO發行節奏要變?周三上會3家企業,2家通過1家被否,通過率為66%。周二則創下了2015年IPO重啟以來,單日否決家數、否決比例最高的記錄:6家上會企業,3家被否,1家暫緩表決,僅有2公司過會,通過率為33%,比9月13日50%的發審通過率還慘,不少市場人士驚嘆新一屆發審委為史上最嚴。
2、兩融余額9994億!看看融資客押了哪些強勢股。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10月份,融資客對電子、食品飲料、汽車、醫藥生物、銀行、家用電器等行業頗為青睞,融資資金大幅增加,而傳媒、有色金屬、國防軍工、鋼鐵、采掘等行業,融資資金則出現顯著減少。
3、中泰證券:預測某些事情是否會發生,實質就是一種對不確定性的博弈。既然是博弈,就要對該事件發生的概率做出判斷。加息的可能性存在,但通過對未來國內通脹率水平、海外利率水平變化及人民幣匯率、2018年經濟增速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加息的概率不大。
4、第四只可轉債今日申購?諅}“打新”可轉債的機會接二連三還帶四,繼雨虹轉債、林洋轉債、金禾轉債后,隆基轉債也將于今日發行,申購上限為10000張(100萬元),網上申購代碼為783012。不用市值、不用資金、零成本即可申購,這些優勢成為吸引投資者認購可轉債的主要原因。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轉債就完全無風險。雖然可轉債投資風險較小,但投資者也需詳細了解游戲規則,慎重投資。
【社會熱點】
1、人社部消息,截至10月底,全國共有17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10.4%,月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上海的23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的是北京的22元。
2、國家食藥監近日回應美國某期刊發表的《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臺灣和亞洲其他地區肝癌相關》一文:肝癌是否與馬兜鈴酸有直接關系,尚無直接有力的數據支撐,而且我國已采取了一系列風險控制措施。
【國際要聞】
1、FOMC聲明:美聯儲決定維持利率不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1.00%--1.25%的目標區間不變,此舉符合此前市場的普遍預期。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美聯儲議息會議有可能是耶倫作為美聯儲主席所做出的最后一次利率決議。
2、中新社:世界銀行近期發布《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改革創造就業》(下稱“報告”)顯示,中國內地營商環境評價排名保持在78位,評分提高0.4,開辦企業所需平均時間較上一年評估加快6天。報告采納數據截至2017年6月1日,從開辦企業、獲得信貸、企業納稅等十個方面的內容對全球190個經濟體的營商環境進行評估。
【省市快訊】
昨日,為期4天的全市秋季項目建設檢查評價活動拉開帷幕。張煥秋、劉非、李向東、崔振吉等26位市領導及市直相關部門、縣(市)區、開發區的主要負責人參加項目秋檢活動。
活動中,檢查組將實地踏查81個今年新開工的重點項目,項目總投資額達408.5億元,截至9月底已完成投資額154.7億元。這些受檢項目的單體投資額均在5000萬元以上,其中投資額在億元以上的項目有72個;項目里既有化工、機械制造等傳統工業項目,也有碳纖維、醫藥、軌道交通等新興產業項目,還有城市綜合體、康復養老中心、酒店等服務業項目,它們都是各縣(市)區、開發區緊密結合我市“6411”產業體系建設和供給側改革而下大氣力招來的項目。
實地踏查后,檢查組將依據項目建設的數量、質量、施工進度、平均投資額、完成投資情況等指標,對各縣(市)區、開發區今年項目建設工作進行評價排序。